[孙 菲]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AL城市建筑工作室建筑师。代表作品: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、后稷农场配套建筑群、金坛紫云湖度假酒店配套建筑群等。 后稷,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,教民稼穑、树艺五谷。坐落于茅山南麓的后稷农场,怀着传承古老农业文明的初心,结合现代有机农业技术,旨在打造无污染的农产品。农场希望继承尊重天时地利的传统农业理念,将农田重新交给农人播种、耕作、收获。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,回归传统的耕作看似是一种“退步”,却绝对不是一种“落后”,而是在先进科技的支撑下,减轻环境污染,重新恢复田间水边的生态平衡。在数年的苦心经营后,农场内水草丰美、良田萋萋,白鹭徜徉其中,而构建承担农产品推广及销售团队办公的场所成为当下发展的重心。 为了尽可能削弱新建建筑对农场田地的影响,设计将推广展示中心与农场大门相结合,在农场与公路的交界处,即四千亩农田缓缓展开之前安放农场的场前区,主要包含门卫区、销售办公区及展示接待区。作为农场的标志性建筑,场前区建筑形态特征应呈现农场发展的核心理念,即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,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。因此,建筑与大地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成为设计主旨,选取合适的形态操作手法,成为设计构思的方向之一。 1 “隐”与“显” 大地一直以来是作为建筑的承载物出现的。大地与建筑的关系不外乎为三类:架空于大地之上、含于大地之中以及最为普遍的承载于大地之上。这种关系一直被建筑师所关注——从现代主义时期的“底层架空”、倡导建筑与自然的“二元对立”,到赖特的“有机建筑”,从建筑现象学关于“场所”中强调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整体理论的产生,到批判地域主义中倡导与自然维持一种更为直接的辩证关系,建筑师始终在探索。 当代,在艺术审美倾向的转变以及科技发展与建造技术的提高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一种建筑形态与大地融合、建筑肌理与周围景观整合的建筑创作倾向,被称为建筑形态地景化,即将建筑作为地形的一部分,成为地形的一种合理延伸。在这种倾向中,建筑形态毫无疑问地都采取了“隐”的姿态,这正是场前区设计中,我们面对农场内地势平坦、低矮丘陵环抱的特征所希望采取的策略。但隐秘的策略不能阻碍场前区作为标志的存在,把握“隐”和“显”的度尤为重要。过“隐”,会牺牲空间的品质,降低标识性;过“显”,则会破坏参观者与田地之间相互赖以为生的关系。 1 主入口人视 2 总平面图 业主:常州后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: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上阮村 建筑设计: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:高崧 设计团队:祝彦彦、孙瑞、刘哲、崔慧岳、孙菲 建筑面积:1 182m2 设计时间:2011.09~2013.07 建成时间:2015.10 摄影:钟宁 3 展示区屋面 4 首层平面图 5 二层平面图 6 门卫区、办公区屋面 7 剖面图 2 分散与掀起 场前区的基址无起无伏,由北面延伸而来的缓坡逐渐融入大地;隔公路东望是一座20m高的土坡;而西侧与南侧是一望无际的农田。场前区中的门卫、销售办公及展示接待的功能相互独立又彼此依靠。在这一开放性的区域中,唯有分散布置各功能才能使田园景观相互渗透,使参观者保持从公路角度获得景观上的连续性。场前区以农场内部道路为分隔,北为门卫与销售办公区,南为展示接待区,办公与展示部分又相对朝向农场内部,拥有无遮挡的景观视线。场前区使农场的线性界限向纵深方向拓展,模糊边界,允许对外公共活动的展开。传统壁垒森严的围墙被绿篱、水面所替代,也不失防卫的功能特性。单纯的内与外、建筑与环境的二元对立被消解。 设计将地表以顺应道路与田地的方向切开,向上掀起形成建筑空间。具体做法是将建筑的倾斜屋面一直延伸到地表,屋面同时被草坪覆盖,完成建筑与地形间连续的异质转换,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。建筑体量以玻璃幕墙围合,其透明又反射的特性进一步弱化了建筑本身,屋面呈现出一种“轻盈”的意向。掀起的屋面顶点控制在16.98m,低于场地东侧丘陵的坡顶高度。 为了给予参观者、使用者进入大地的体验,建筑底面根据不同需求降低,以连续踏步或坡道的形式连接不同标高的功能。对外利用下沉庭院和水景,减少半地下空间作为日常使用的不适感。在展示区的设计中,入口坡道从地面降至下沉2.6m的展厅空间,暂时隔绝参观者的视线,将其引向展示的产品与技术本身。随后又利用坡道将参观者送往流线末端的架空茶室,以鸟瞰的角度欣赏整个农场的风采。一下一上与两个曲折的坡道构成了一个“循环”的展示流线,呼应农场的有机主题。 3 建筑表达 在地形转变成建筑的过程中,用什么材料来表达这种演变过程?或许可以使用地形本身的物质元素,例如岩石、砂土等。但混凝土具体有坚固及表面质感,与岩石较为相近,使得清水混凝土成为表达地形、支撑结构、体现生态的主要材料。同时,清水混凝土与泥土相同的塑性、建造逻辑,使浇筑成型的屋面板成为承托草地的“岩石”,进一步将建筑体量消隐于地形之中。 建造中,直径250mm的混凝土圆柱成为施工难点之一。在一次成型、表面圆滑的高要求下,最终采用了多层纸带螺旋卷制的纸模板工艺。纸模板整体成型无接缝,内部螺纹浇筑时环向受力,保持不变形。内层防水纸使模板剥离简单,柱体表面成型光滑,拆除后的纸模板亦可回收利用。另一方面,建筑内部装修仅对部分清水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、着色,与水泥自流平地面、玻璃等和谐统一,节省了装饰材料,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。 4 结语 在“含于大地”之后,我们在农场的后勤办公楼与接待中心设计中又尝试了“架空与承载在大地上”的做法。三个不同的建筑与三种不同的对待大地的态度,表现的是自然优先的设计理念,并对当代语境下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展开积极的探索。从大地之中成长的建筑,最终还需要融入大地,归于自然。 这些设计力图表达的是建筑对土地、自然的高度契合的态度。如果因建筑的存在而造成对土地不可避免的影响,那么我们有责任思考怎样的改变才是积极的和恰当的。有机农业从传统农业文化继承的是对土地的高效利用与保护、对自然界和农业本身物质循环的合理开发,以及利用科技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等精髓。这三点中的词语稍加更换,正是传统文化中讲求“天人合一”的建筑观,更是当代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最为基础的要求。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也许不相适应,但一些思想仍值得继承与发展,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符号化的模仿。 8 办公区内院 9 展示区入口 10 展示区临空茶室 11 展示区参观流线示意图 12 展示区外观 13 办公区外观 14 融于自然景观的屋面 [孙 菲]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AL城市建筑工作室建筑师。代表作品: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、后稷农场配套建筑群、金坛紫云湖度假酒店配套建筑群等。 后稷,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,教民稼穑、树艺五谷。坐落于茅山南麓的后稷农场,怀着传承古老农业文明的初心,结合现代有机农业技术,旨在打造无污染的农产品。农场希望继承尊重天时地利的传统农业理念,将农田重新交给农人播种、耕作、收获。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,回归传统的耕作看似是一种“退步”,却绝对不是一种“落后”,而是在先进科技的支撑下,减轻环境污染,重新恢复田间水边的生态平衡。在数年的苦心经营后,农场内水草丰美、良田萋萋,白鹭徜徉其中,而构建承担农产品推广及销售团队办公的场所成为当下发展的重心。 为了尽可能削弱新建建筑对农场田地的影响,设计将推广展示中心与农场大门相结合,在农场与公路的交界处,即四千亩农田缓缓展开之前安放农场的场前区,主要包含门卫区、销售办公区及展示接待区。作为农场的标志性建筑,场前区建筑形态特征应呈现农场发展的核心理念,即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,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。因此,建筑与大地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成为设计主旨,选取合适的形态操作手法,成为设计构思的方向之一。 1 “隐”与“显” 大地一直以来是作为建筑的承载物出现的。大地与建筑的关系不外乎为三类:架空于大地之上、含于大地之中以及最为普遍的承载于大地之上。这种关系一直被建筑师所关注——从现代主义时期的“底层架空”、倡导建筑与自然的“二元对立”,到赖特的“有机建筑”,从建筑现象学关于“场所”中强调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整体理论的产生,到批判地域主义中倡导与自然维持一种更为直接的辩证关系,建筑师始终在探索。 当代,在艺术审美倾向的转变以及科技发展与建造技术的提高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一种建筑形态与大地融合、建筑肌理与周围景观整合的建筑创作倾向,被称为建筑形态地景化,即将建筑作为地形的一部分,成为地形的一种合理延伸。在这种倾向中,建筑形态毫无疑问地都采取了“隐”的姿态,这正是场前区设计中,我们面对农场内地势平坦、低矮丘陵环抱的特征所希望采取的策略。但隐秘的策略不能阻碍场前区作为标志的存在,把握“隐”和“显”的度尤为重要。过“隐”,会牺牲空间的品质,降低标识性;过“显”,则会破坏参观者与田地之间相互赖以为生的关系。 1 主入口人视 2 总平面图 业主:常州后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: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上阮村 建筑设计: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:高崧 设计团队:祝彦彦、孙瑞、刘哲、崔慧岳、孙菲 建筑面积:1 182m2 设计时间:2011.09~2013.07 建成时间:2015.10 摄影:钟宁 3 展示区屋面 4 首层平面图 5 二层平面图 6 门卫区、办公区屋面 7 剖面图 2 分散与掀起 场前区的基址无起无伏,由北面延伸而来的缓坡逐渐融入大地;隔公路东望是一座20m高的土坡;而西侧与南侧是一望无际的农田。场前区中的门卫、销售办公及展示接待的功能相互独立又彼此依靠。在这一开放性的区域中,唯有分散布置各功能才能使田园景观相互渗透,使参观者保持从公路角度获得景观上的连续性。场前区以农场内部道路为分隔,北为门卫与销售办公区,南为展示接待区,办公与展示部分又相对朝向农场内部,拥有无遮挡的景观视线。场前区使农场的线性界限向纵深方向拓展,模糊边界,允许对外公共活动的展开。传统壁垒森严的围墙被绿篱、水面所替代,也不失防卫的功能特性。单纯的内与外、建筑与环境的二元对立被消解。 设计将地表以顺应道路与田地的方向切开,向上掀起形成建筑空间。具体做法是将建筑的倾斜屋面一直延伸到地表,屋面同时被草坪覆盖,完成建筑与地形间连续的异质转换,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。建筑体量以玻璃幕墙围合,其透明又反射的特性进一步弱化了建筑本身,屋面呈现出一种“轻盈”的意向。掀起的屋面顶点控制在16.98m,低于场地东侧丘陵的坡顶高度。 为了给予参观者、使用者进入大地的体验,建筑底面根据不同需求降低,以连续踏步或坡道的形式连接不同标高的功能。对外利用下沉庭院和水景,减少半地下空间作为日常使用的不适感。在展示区的设计中,入口坡道从地面降至下沉2.6m的展厅空间,暂时隔绝参观者的视线,将其引向展示的产品与技术本身。随后又利用坡道将参观者送往流线末端的架空茶室,以鸟瞰的角度欣赏整个农场的风采。一下一上与两个曲折的坡道构成了一个“循环”的展示流线,呼应农场的有机主题。 3 建筑表达 在地形转变成建筑的过程中,用什么材料来表达这种演变过程?或许可以使用地形本身的物质元素,例如岩石、砂土等。但混凝土具体有坚固及表面质感,与岩石较为相近,使得清水混凝土成为表达地形、支撑结构、体现生态的主要材料。同时,清水混凝土与泥土相同的塑性、建造逻辑,使浇筑成型的屋面板成为承托草地的“岩石”,进一步将建筑体量消隐于地形之中。 建造中,直径250mm的混凝土圆柱成为施工难点之一。在一次成型、表面圆滑的高要求下,最终采用了多层纸带螺旋卷制的纸模板工艺。纸模板整体成型无接缝,内部螺纹浇筑时环向受力,保持不变形。内层防水纸使模板剥离简单,柱体表面成型光滑,拆除后的纸模板亦可回收利用。另一方面,建筑内部装修仅对部分清水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、着色,与水泥自流平地面、玻璃等和谐统一,节省了装饰材料,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。 4 结语 在“含于大地”之后,我们在农场的后勤办公楼与接待中心设计中又尝试了“架空与承载在大地上”的做法。三个不同的建筑与三种不同的对待大地的态度,表现的是自然优先的设计理念,并对当代语境下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展开积极的探索。从大地之中成长的建筑,最终还需要融入大地,归于自然。 这些设计力图表达的是建筑对土地、自然的高度契合的态度。如果因建筑的存在而造成对土地不可避免的影响,那么我们有责任思考怎样的改变才是积极的和恰当的。有机农业从传统农业文化继承的是对土地的高效利用与保护、对自然界和农业本身物质循环的合理开发,以及利用科技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等精髓。这三点中的词语稍加更换,正是传统文化中讲求“天人合一”的建筑观,更是当代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最为基础的要求。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也许不相适应,但一些思想仍值得继承与发展,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符号化的模仿。 8 办公区内院 9 展示区入口 10 展示区临空茶室 11 展示区参观流线示意图 12 展示区外观 13 办公区外观 14 融于自然景观的屋面
文章来源: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jsyzb.cn/qikandaodu/2021/0104/575.html
上一篇:美国开发煤灰与聚氨酯复合材料
下一篇: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
农业技术与装备投稿 |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农业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农业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农业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