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“教育是农业”的来源与内涵
教育是农业的完整阐述是“教育是农业,而不是工业。”这句话最先源于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的一个比喻,内容如下“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,而绝对不像工业。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,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。农业可不是这样。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,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,如水、阳光、空气、肥料等等,让它自己发芽生长,自己开花结果,来满足人们的需要。”[1]叶圣陶先生也说过“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,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。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,全都是有生命的,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;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,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。所谓办教育,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。”[2]
基于对吕叔湘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的两段话的浅析,两者都突出了农业与教育相似的三个点。一是对象是有生命的,要遵循对象的发展规律,二是教育者或者是农民要为对象营造良好的环境,两者都扮演着辅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;三是对象具有很强的可塑性,但生长的关键在于自身。正如吕叔湘先生说教育的性质也只是类似于农业,而不是等同于农业。所以,教育与农业也有不同之处,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,教育比农业要复杂的多。
2 教育似农业
农业包含三个要素,分别是农民、植物及在农业与植物之间搭建桥梁的媒介。教育也包含三个要素,分别是教育者、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。接下来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教育与农业的相似之处。
在农业种植中,农民扮演的是辅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,旨在为作物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。而且农民会定时的除草、施肥、驱虫等,静静地等待着收获的喜悦,因为收获的数量与质量都是不可控的,而农民能做的只有耐心的等待和细心地培育。教育者也是一样,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也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。在教育的过程中,教育者主要是为教育对象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条件。教育如同农业一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有过农业经验的人可以知道,在亚热带地区水稻一年只有一至两季的种植时间,有些地区为了培育良好品种的水稻,一年只种植一季。教育也是如此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但是现在的教育趋于工业化和功利化,这与成人所谓的理性是挂钩的。蒙台梭利说:“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,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,或者以自我为中心。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,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。正是由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,成年人把自己看作是心灵里空无一物、有待于他们去尽力填塞的某种东西而已。”[3]成年人化身为理性,以造物主或设计师自居,全然不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,将儿童的未成熟性等同于蒙昧无知。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生命体,就像一粒种子,拥有无限的潜能,而什么时候发芽、开花、结果,都有自己的规律。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,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条件,精心呵护他们的成长。而且,教育者在对待孩子的时候,要像农民一样多一点耐心和期待。龙应台在《孩子你慢慢来》中写道:“我,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,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情;是的,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五岁的手指。孩子,你慢慢来,慢慢来。”[4]教育就像是一门慢的艺术,所以教育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,教育者应该要给予受教育的人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耐性,切不可急功近利,揠苗助长。
农业中的媒介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。传统农业的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控性,人为因素农民是可以改变的。农业是需要把握外部环境和创造良好条件的。传统农业的种植要考虑作物的时节和地理位置,所以农业中不会出现在南方种植小麦或者在北方种植水稻的情形。但这主要指的是传统农业,不包括现代农业。而且如果种下的是花生的种子,按照土豆的种植方式培育这也将是颗粒无收的。在教育中也是一样的,就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。“过什么样的生活,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。”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。而且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他们为教育对象营造一个经过简化、净化和重组过的环境,为教育对象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外部环境,辅助他们的成长。但现在的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让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补习,上各种特长班,使很多孩子从小就产生了厌学情绪,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品。
文章来源: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jsyzb.cn/qikandaodu/2020/1222/554.html
农业技术与装备投稿 |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农业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农业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农业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